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- 学院新闻

学院新闻

大连外国语大学、匈牙利国家科学院语言研究中心Daniel Z.Kadar教授来我院做学术讲座

供稿:董茜、柳君丽  摄影:董茜  编辑:王喆

图1.png

3月22日下午,应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EAP教学和研究中心邀请,欧洲科学院院士、大连外国语大学特聘教授和博士生导师、匈牙利国家科学院语言研究中心教授和博士生导师 Daniel Z. Kadar 教授为我院师生做线上讲座。讲座的题目为“语用对比研究:书信告别语案例分析”。本次讲座由我院EAP教学和研究中心柳君丽副教授主持,EAP教学和研究中心刘芳教授、日语系青年教师谭峥以及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共同在文四221室聆听了讲座。

图2.png

首先 Daniel Kadar 教授对比研究了19世纪英、德、汉三种语言文化下书信告别语的实现方式。以曾国藩19封家书,Emma Darwin 12封家书和 Christian Friedrich Bergmann 20封家书作为分析对象。研究发现,三种语言文化中预告别和告别的实现方式有较大差异。曾国藩书信体较为正式,多提及请家人“管教”他人等进行预告别,多使用“男谨禀”、“请”等敬语告别;而英语和德语文化下的书信体结构较为相似,不太正式,多会提及向别人问候等进行预告别,并使用“dear”,“loving”等表示亲昵的术语告别。其次,在此基础上,他谈到了从历史语用学和对比语用学考察语料的意义和价值,并结合自己团队的前期研究介绍了研究生如何选题、选择语料等问题。他谈到了不同语料的研究价值,例如流行音乐(Justin Bieber 的歌 Sorry)以及网络微博等语料。最后他通过百度贴吧、新浪微博等语料探讨了“菜鸟”、“高三狗”、“屌丝”等术语,探讨了中文自贬与自夸在不同场合下的表达方式、揭示了语言形式与语言功能之间的关系。

图3.png

Daniel Z. Kadar教授在整个讲座中,循循善诱,以幽默的口吻带师生走进自己的多项近期研究。讲座结束后,师生相继向教授提问,比如如何总结归纳案例研究的发现;如何辨识预告别;如何保证语料的可比性;选取语料的标准等。教授对此进行了详细地解答。本次讲座在师生热烈的掌声和讨论声中结束。

该讲座是外国语学院本年度“21世纪学术前沿系列讲座”之一。该系列讲座邀请领域内长期从事科学研究的学科带头人、知名专家开展专题讲座,旨在拓宽学生知识面和视野,了解本学科各研究方向的最新进展,对学科中的新理论、新技术、热点问题有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,培育创新精神,启发科研思路,形成学术意识。

(审核:杨晖、姜爱红)